红色故事会 | 黎百松和粤北省委电台的故事

来源: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    日期:2021-09-24 15:16:32

黎百松,广东广宁人,革命低潮期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39 年七八月间,往粤北南雄参加省委举办的党干培训班学习,后调任南雄县委组织部长。1941年2月左右,黎百松被调到省委机关负责电台工作。

沈所红围——中共广东省委、粤北省委机关旧址

  接受任务

  1941年2月左右,黎百松按党组织通知,到始兴县德华学校与郭招贤接头,郭招贤带黎百松到沈所红围——一个用卵石垒起的大炮楼,去见南方工委副书记张文彬。张文彬同黎百松谈话,要黎百松专门负责粤北省委电台的工作,任务是保证电台安全、畅通,与省委书记保持联系,并强调了电台工作的重要性。

  接受任务后,第二天黎百松便离开始兴,乘车返回南雄。按照张文彬告诉他的联系办法,到南雄城宾阳门外一间房子的二楼,与电台机要译电员李汉接上头,并从李汉处取得与粤北省委书记李大林同志的联络暗号。又乘车去到韶关东河坝的一家茶楼,与李大林的女交通员接上头,她带黎百松去韶师林场的一间木屋去见李大林。李大林向黎百松详细地谈了如何搞好电台工作,以及秘密工作的注意事项,并布置了他和黎百松的公开关系:他改姓梁,黎百松叫他梁先生,是行商老板;黎百松改姓陈,是他的伙计。从此之后,黎百松为了掩护好这个关系,经常打听生意行情,熟悉生意经,以防一问三不知,露出马脚,招致危险。

  黎百松与省委领导接上关系后,便返回南雄,将李大林要发的电报密写稿,交给李汉译成电报密码稿,然后约电报报务员赖仰高到韶关城接头。赖仰高将他们收到的电报交给黎百松,黎百松将要发出的电报密码稿交给他。全电台的人员有:译电员李汉,报务员赖仰高、区家驹,掩护报务组的梁林,协助黎百松管电台的司徒明,连同黎百松共六人。电台的供给由粤北省委秘书长严重负责,黎百松是电台的负责人。电台转移

  不久,省委批准电台迁移至始兴。中共始兴县委派郭招贤协助黎百松解决遇到的具体问题。郭招贤的家就在沈所,他又是始兴德华学校的校长,与上层社会有一定的联系,在群众中也有较好的信誉。黎百松同郭招贤反复研究,决定把电台的机要译电员李汉,安排在德华学校任教员,以教员的身份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房子住宿,进行秘密的译电工作。

  电台的报务组,则安排在沈所的红围炮楼。黎百松以行商水客的身份,住在红围的四楼。五楼无人住,作为报务组工作的地方。当时黎百松改姓陈,名文生,司徒明是老板娘。区家驹也改姓陈,当作黎百松的弟弟,赖仰高作为黎百松的伙计。黎百松的公开身份是行商水客,当然要到各处行行走走,这就便于黎百松经常进进出出。

  电台建设

  收发报机的零部件容易损坏,这种违禁品又无法买到。电台原有两套收发报机,一套工作,一套备用。坏了零部件只好从备用机上拆,后来到无件可拆的地步,只得去找李大林解决。李大林把国民党省府电台台长陈铮郎(中共地下党员)介绍给黎百松,由陈铮郎供给黎百松电台需要的零部件。另外,干电池的耗用量很大,大批购买又怕引起敌人怀疑,黎百松便打出零售商店的宝号,大批采购,才未引起敌人怀疑。

  一开始电台只有报务组,没有机修组。机器发生了故障,常常束手无策,影响及时发报。黎百松把这一问题向李大林汇报后,不久就派来机务员李扬、王英两位同志,增设了一个机务组,解决了机修问题。

  联系省委

  电台同省委书记李大林的联系,由黎百松亲自负责。黎百松每次快到李大林的家门时,一要“揩屁股”,二要看“符号”。“揩屁股”,也就是在入门之前,留心察看有无国民党特务在盯梢。“看符号”,就是看看房子有没有约定的符号。屁股揩了,符号有了,才可以从容进入房子。

  为了更加安全、方便,1942年3月,粤北省委秘书长严重交待欧新,帮助电台在韶关搞一个据点。他在韶关东河坝一个担水码头侧边的豆腐店里租了一间后房。这个房子紧靠河边,加盖一个木棚就变成两间房子,作为电台的据点是很理想的。于是,黎百松以榨油老板的身份,一家人住进去。常常有一担担樟油进进出出,掩护得很像。这样,既避开了黎百松来韶关住旅店接受检查的麻烦,也节约了经费。

  1942年5月27日凌晨,发生了粤北省委事件,粤北省委被国民党特务机关破坏。省委书记李大林,李大林的爱人张英和他们几个月大的婴儿,以及秘书梁可明,工人刘金(原名陈长娇)等被捕。同时被捕的还有省委组织部长饶卫华。29日,经组织安排,黎百松离开了粤北省委电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