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得诤友喜
“这个人不会是你的朋友。”苏轼刚刚送走了一位来家中小坐的朋友,妻子王弗躲在幕后听他们谈话,此刻王弗从幕后走出,向苏轼说出了自己的观察。 苏轼对此迷惑不解,王弗跟丈夫分析道:“这个人观点总是模棱两可,但仔细去听,只是顺着你的话说。”苏轼回味后才恍然大悟。后来,他在为妻子写的墓志铭中,将这一...
2021-03-11 -
戒耳餐,戒目食
俗话说:“民以食为天。”“人是铁,饭是钢。一顿不吃饿得慌。”但是怎么个吃法,吃到什么程度,也就是如何抑制不合理消费需求,“舌尖上的浪费”是一个当前举国上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。 对于应该珍惜每一粒粮食、尊重农民的劳动,前人已有颇多告诫。“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。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”“一...
2021-03-01 -
精忠正气壮山河
河南汤阴是岳飞的故乡,图为汤阴宋岳忠武王庙(即岳飞庙)大门。 北宋靖康元年(1126年)一个寒冷的冬日,一位母亲在即将出征的儿子背上刺上了“尽忠报国”四个大字,这四个字,寄托了一位母亲对儿子为国出力、建功立业的希望。 这位从戎报国即将赶赴疆场的儿子,就是后来威震四方的抗金名将——岳飞。这个...
2021-02-20 -
范仲淹怎样交朋友
“同师曰朋,同志曰友”,这是迄今为止关于朋友一词最原始的注释。大千世界纷繁复杂,在芸芸众生中选择至交之人引为人生知己,并不是一件易事。不妨看看北宋贤臣范仲淹的交友观。 交友无私 范仲淹丰富的学识奠定了他为人为政宽广的视野,幼时艰苦的生活砥砺了他高尚的情操。他从不从个人私利出发去交友,一...
2021-02-09 -
田豫拒礼
田豫是三国时期曹魏的一员良将。虽无吕布、赵云之勇,亦无关羽、张飞之名,但也退王门、杀周贺、败孙权、斩骨进、破轲比能、横扫乌桓,疆场奋勇,屡建功勋。尤其令人钦佩的是,田豫上马不怕死,下马不爱钱,赢得上至皇帝,下至百姓,乃至异族首领的由衷敬服,《三国志·魏书》用了这样的词汇来描述:“咸高豫节”。...
2021-02-01 -
居官以洁其务
魏晋时期的“竹林七贤”以淡泊名利、不拘礼法著称,其中有一位却两次应诏出仕,后来位列三公。他举荐朋友做官,竟收到了一封名传千古的绝交书,在当时引起巨大反响。他就是“竹林七贤”之一的山涛。《晋书》和《世说新语》里,详尽记载了他的生平及轶事典故。 山涛(205年—283年),字巨源,山涛家中贫困,但...
2021-01-04 -
江郎山上话御史
江郎山古称玉郎山、金纯山,位于浙江省江山市石门镇境内,2010年8月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。 江郎山最令人称道的,莫过于高达360余米、自北向南呈“川”字形排列的三爿巨石,被誉为“神州丹霞第一峰”。三峰壁立,拔地而起,直插苍穹,形似巨人顶天立地,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为之折服,留下众多诗词佳作。其...
2020-12-23 -
墨子的“节用”思想
崇俭节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也是中华民族十分重要的价值观念。两千多年前,墨子提出“节用”思想主张,其“俭节则昌,淫佚则亡”的命题潜移默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道德实践。墨子是一位集思想家、哲学家、教育家、科学家、军事家、社会活动家于一身的时代巨子;墨学是诸子百家中唯一的平民学派。 墨...
2020-11-16 -
杨万里赋诗教子
中国古代文学史上,南宋前期的陆游、尤袤、杨万里、范成大,因创作出一大批思想、艺术各具特色的作品而被称为“中兴四大诗人”。这四位诗人中,杨万里一生写诗两万余首,传世作品四千二百余首,被誉为一代诗宗,他的许多诗词篇章抒发家国情怀,反映民间疾苦,提倡兴利除害,形成独具特色的“诚斋体”,其佳句“接...
2020-11-13 -
苏轼仕途第一站
近期,故宫博物院推出“千古风流人物——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”,其实,苏东坡不仅有潇洒风流的一面,也有努力公事、为民解忧的一面,自他初入仕途时便是如此。 苏轼在虚岁26岁时踏入仕途,在此后的四十年人生里,他的社会角色其实都是宋朝的一名官员。 在苏轼诗词里,对于官员身份的自我认同,也...
2020-10-26